美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財富繁榮。然而,很少有美國人(包括百萬富翁)對自己的財務狀況充滿信心。根據Edelman Financial Engines公司的最新報告,只有12%的美國人認為自己富有。
“兩座大山”
富人越來越富。
據美聯儲數據顯示,最富有的1%人(指財富超過1100萬美元的人)的總凈資產在2024年第一季度增加了近2萬億美元,達到創紀錄的46.2萬億美元,這主要得益於他們持有的股票收益。
但美聯儲的消費者財務調查也顯示,從2020年開始,隨著新冠疫情導致房價上漲,財富創造主要集中在房地產擁有者身上。
“擁有房產並不代表擁有財富,”個人理財專家、HerMoney.com首席執行官 Jean Chatzky說道,“房產是我們每天都會用到的資產,它不像退休賬戶或儲蓄賬戶中的余額。”
與此同時,長期的高通脹也導致幾乎所有東西的價格越來越高,家庭預算的余地越來越小。
第一,價格上漲給家庭帶來壓力。
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消費者價格指數是衡量一籃子消費品和服務平均價格的關鍵通脹指標,8月份該指數較上年同期上漲2.5%。這一數字低於2022年6月疫情期間的9.1%峰值。
盡管通貨膨脹正在降溫,但在大多數情況下,物價上漲只是放緩,而不是直接下降。數據顯示,為了維持收支平衡,越來越多的人依靠信用卡來支付日常開支。
第二,信用卡債務是財富積累的最大威脅。
根據紐約聯儲和TransUnion的數據,美國人目前信用卡欠款總額達到創紀錄的 1.14萬億美元,每位消費者的平均余額為6,329美元,同比增長4.8%。
越來越多的借款人每月背負債務,越來越多的人拖欠每月的信用卡還款。紐約聯邦儲備銀行2024年第二季度報告稱,過去一年,約有9.1%的信用卡余額轉為拖欠。
據Edelman Financial Engines稱,近一半(44%)的美國人表示信用卡債務是他們積累財富能力的最大威脅。
“債務一直是儲蓄殺手,”Chatzky說。“高利率信用卡債務比其他類型的債務更能扼殺儲蓄,因為當你有它時,你必須養活這頭野獸。這意味著你不能儲蓄,更不能投資。”
Edelman Financial Engines發現,大多數人(約占受訪者的65%)表示,銀行賬戶中需要有100萬美元才能認為自己很富有,但28%的人表示至少需要有200萬美元,19%的人認為銀行賬戶中需要有500萬美元或以上。
在百萬富翁中,68%的人表示至少需要有300萬美元,40%的人表示銀行賬戶中需要有500萬美元或以上才算富有。
談到薪資,5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平均需要賺10萬美元才不用擔心日常生活開支,1/4的人表示,他們需要賺20萬美元以上才能感到經濟安全。
專家常說,在大多數情況下,財務安全感並不是基於你的收入,而是取決於你承諾多存少花、維持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以及與財務顧問合作。“感覺富有還意味著不必為錢發愁,”Edelman Financial Engines的財務規劃總監伊莎貝爾·巴羅說道。“這意味著量入為出,不要讓債務壓垮你。”
另據Northwestern Mutual開展的一項獨立規劃和進展研究發現,只有三分之一(32%)的百萬富翁認為自己很富有,近一半(48%)的人認為他們的財務計劃需要改進。
Northwestern Mutual的一位高管表示:“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感覺自己像百萬富翁’並不意味著相信自己很富有,而更多的是散發出對未來的信心和清晰的認識。”
如果按世代劃分,嬰兒潮一代的財富標準最高,他們必須擁有280萬美元的凈資產才能感到富有。X世代緊隨其後,凈資產為270萬美元,而千禧一代的凈資產標準較低,約為220萬美元。
令人驚訝的是Z世代,他們認為只要有120萬美元的凈資產就足以讓人致富,幾乎是千禧一代的一半。這一代人的較低門檻可能反映了他們當前的經濟現實。住房成本飆升,工資卻沒有跟上,這使得實現財務安全變得更加困難。
根據Acorn最近的一項調查,近30%的Z世代擔心無家可歸,這表明這個群體的生活變得日益艱難。即使在經濟上感到舒適方面,Z世代的期望也明顯較低。他們認為406,000美元的凈資產會讓他們感到安全,比千禧一代的725,000美元基準低300,000多美元。
然而,盡管面臨這些挑戰,美國年輕人仍然保持樂觀。近29%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對自己有朝一日致富的機會充滿信心。通過應用程序投資或在線創建內容等新賺錢方式的興起可能增強了他們的樂觀情緒。
調查發現,制定財務計劃對於各個世代的人實現財務目標的信心都至關重要。
地理位置在人們的富裕標準中起著重要作用。
毫無意外,加利福尼亞州的門檻最高。舊金山灣區居民認為,需要440萬美元才能算富裕,而南加州居民則將這一數字定為340萬美元。其他大城市對財富的標準也很高,紐約人將門檻定為 290萬美元,華盛頓特區、丹佛和西雅圖的居民則同意280萬美元。
盡管許多美國人對自己的財務未來充滿希望,但調查顯示,目前只有10%的人感到富有。約21%的人相信他們有朝一日會變得富有,但不到五分之一 (18%) 的人表示他們真正掌握了財務狀況。
大多數受訪者承認還有改進的空間,其中32%的人表示他們正在取得進步但還沒有完全實現,另有34%的人承認他們需要做出改變才能感受到更多的財務安全。
分數也是因素之一。當被問及如何評價自己的個人理財時,許多美國人都給自己及格分數。約63%的人對自己的儲蓄感到滿意,67%的人對自己的投資感到滿意。然而,那些有財務計劃的人給自己的分數要高得多。在這群人中,86%的人對自己的儲蓄和投資充滿信心,88%的人認為他們已經為退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最終,盡管不同世代和不同地區的人們對財富的看法不同,但有一點很清楚:擁有財務計劃會使人們對未來更有信心和希望。
成為1%
要想躋身美國最富有的1%之列,你需要比以往擁有更多的錢。
根據全球房地產公司Knight Frank的2024年財富報告,要加入美國最富有公民俱樂部,你至少需要580萬美元,比一年前的510萬美元增長約15%。
報告稱,強勁的財富創造(部分原因是美國經濟強勁)幫助提高了門檻。2023年,全球超高凈值個人(UHNWI)數量增加4%以上,財富至少達到3000萬美元,使全球超高凈值個人總數達到近627,000 人。
而就躋身1%富豪榜所需的財富而言,美國在全球僅排名第四。排在榜首的是摩納哥,其躋身1%富豪榜的門檻為1290萬美元。根據Knight Frank的財富衡量模型,個人財富包括投資、現金和其他資產,包括其主要和次要住所。
新數據凸顯了全球和國內貧富差距的擴大。根據樂施會美國分會的報告《不平等公司》,自2020年以來,50億人變得更窮,而世界上最富有的五個人的財富卻增加了一倍多。
根據樂施會的研究,大公司應對日益加劇的不平等現象承擔部分責任,因為它們反對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並反對工會化。此外,財富持有者的代際轉變正在發生大規模。
未來二十年,美國將有價值90萬億美元的資產從沈默的一代和嬰兒潮一代轉移到包括X世代、千禧一代和Z世代在內的年輕一代。千禧一代有望成為歷史上最富有的一代。美聯儲數據顯示,嬰兒潮一代目前持有美國各種資產類別中50%的財富。
現代富裕交流中心聯合創始人本·沃特姆在報告中寫道:“下一代將繼承巨額財富,我們委托進行的所有研究都證實,他們在重視經濟利益的同時,也重視社會和環境福祉,不太可能不惜一切代價繼續不懈追求增長。”
該報告還提請關註貧富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差距。萊坊全球研究主管利亞姆·貝利在報告中提到較小的國家時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證實了各國之間財富分配的巨大差異,較小的中心城市傾向於更高的門檻。”
部分原因是摩納哥等國家超級富豪集中度較高,其優惠的稅法吸引了超高凈值人士。
貝利說:“西方國家尤其在努力解決政府赤字和增加稅收的需要,預計它們的政策將更加關註財富的所在、財富在各經濟體中的分配方式以及政府如何對財富征稅並鼓勵其增長。”
例如,美國多個州已提議征收財富稅,以向最富有的美國人征收數十億美元。這些州包括加利福尼亞州、康涅狄格州、夏威夷州、伊利諾伊州、馬裏蘭州、明尼蘇達州、紐約州和華盛頓州。
以下是如果想要躋身全球1%富人行列,各國家和地區所需擁有的財富:
摩納哥1290萬美元、盧森堡1080萬美元、瑞士850萬美元、美國580萬美元、新加坡520萬美元、瑞典480萬美元、澳大利亞470萬美元、新西蘭460萬美元、愛爾蘭430萬美元、德國340萬美元、法國330萬美元、中國香港310萬美元、英國310萬美元、意大利250萬美元、西班牙250萬美元、日本200萬美元、中國大陸11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