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最大洗錢案!新加坡起訴兩名中國籍銀行經理

2023年8月,新加坡宣布破獲一個大型洗錢集團,查獲了總計30億新元(合23億美元)的現金、房產、加密貨幣和其他資產,涉案10名被捕人士全部具有中國內地背景,引起震動。值得註意的是,新加坡多家享有免稅資格的家族辦公室(以下簡稱為“家辦”)涉嫌該起洗錢案。

近年來,新加坡通過積極布局家辦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保障,吸引高凈值人士來此設立家辦,“獅城”亦成為了超級富豪雲集之地。在洗錢案後,新加坡進一步加強家辦監管和審查。

圖片

新加坡起訴2名中國籍銀行經理
2023年8月,新加坡當局展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打擊行動,重點針對一個跨國犯罪集團的洗錢網絡。
新加坡警方發起了代號為“Operation Dandelion”的行動,搗毀了該集團在新加坡的多個窩點,查獲的資產包括現金、豪宅、奢侈品、豪車、加密貨幣,甚至還有一些高凈值的藝術品。在這起洗錢案中,總計查獲的資產價值高達30億新加坡元(約合23億美元),創下新加坡有史以來最大的洗錢案件紀錄。
涉案10人原籍中國福建,3人是中國公民,其余雖持中國護照,但已經入籍他國。其中一名嫌疑人在2022年5月,一次性在新加坡的高檔住宅區康寧河灣(CanningHill Piers)購買了20套豪華住宅。這一交易的總價值達到了8500萬新加坡元,合人民幣約4.54億元。

圖片

*警方在大規模的執法行動中起獲大筆現金。(圖:新加坡警察部隊)

據悉,在該起洗錢案中,來自中國的犯罪團夥通過新加坡至少16家金融機構,洗掉逾22.3億美元的網絡博彩收益。10名來自中國的人士,因非法海外賭博活動洗錢和其他犯罪行為被判入獄,仍有更多人在逃。
8月15日,新加坡當局新增3名被告,其中2人為中國籍前銀行經理,兩名男子分別是26歲的王奇明(Wang Qiming)、35歲的劉凱(Liu Kai)。另一名被告為新加坡籍人士、41歲的Liew Yik Kit,他是案中一名在逃疑犯的司機。
圖片

*其中一名銀行經理,正在離開法院

新加坡警察部隊在聲明中表示,兩人是在新加坡運營的兩家外國銀行的客戶經理,並為參與這起價值30億新元洗錢案的部分罪犯提供服務。
兩名中國籍被告中,王奇明為花旗銀行的前客戶經理,其客戶包括10名被定罪的洗錢者中的兩名。王奇明被控包括偽造文件以欺騙銀行在內的10項罪名,包括涉嫌協助兩名罪犯制作虛假貸款協議,欺騙渣打銀行、花旗銀行關於其存款來源。此外,王奇明被指代其中一名罪犯收取48.2萬新幣(約285萬港元)現金,涉洗黑錢。
除此以外,王奇明因刪除涉及客戶對話的WhatsApp記錄,被控妨礙司法公正。另外,他在2021年向移民與關卡局官員提供虛假信息,聲稱他丟失了護照,而實際上護照已被新加坡警察扣留。
劉凱曾任瑞士寶盛銀行(Julius Baer)的客戶關系經理,被指控協助一名已確認犯有洗錢罪的罪犯提交一份偽造的中文納稅證明,以便在瑞士開設銀行賬戶。
目前,王奇明獲準以2.5萬坡幣(約14.8萬港元)保釋,劉凱獲準以1.5萬坡幣(約8.9萬港元)。案件將於9月再審。
新被控的司機Liew Yik Kit則涉嫌向警方謊稱,其在逃雇主沒有留下任何貴重物品,而他實際上擁有該商人的四輛豪華車:勞斯萊斯幻影、勞斯萊斯Cullinan、法拉利F8 Spider和法拉利Stradale 。他最終在去年9月和10月處置了該4部名車。
新加坡警察部隊商業事務部主任David Chew在聲明中表示,會非常嚴肅地對待通過新加坡的金融系統將犯罪所得的清洗行為。那些幫助客戶規避金融機構盡職調查程序或幫助客戶偽造文件以掩蓋其資產真實性質的人,必須根據新加坡的法律予以嚴厲打擊。

圖片

新加坡家辦監管再升級
近年來,新加坡通過積極布局家辦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保障,吸引高凈值人士來此設立家辦,“獅城”亦成為了超級富豪雲集之地。2019年至2023年,享有免稅待遇的單一家辦數量從200家激增至1,400家。
在上述洗錢案件中,有涉案人員與獲得稅收優惠的新加坡單一家辦有關,比如一名涉嫌人員曾擔任新加坡家辦Golden Eagle的董事。這令新加坡監管部門意識到,需加大力度強化針對家辦洗錢風險的監控與防範,無論家辦在新加坡是否獲得稅收優惠,都需采取嚴格的反洗錢監管。
今年以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以下簡稱為“金管局”)持續推出監管政策,進一步收緊對家辦的投資審查。
圖片
2024年3月,新加坡金管局已確認將在8月1日之前廢除資產不超過2.5億美元的對沖基金所使用的許可制度,並將其遷移到報告要求更嚴格的制度,並要求家辦以及家辦相關人士:
  • 第一,根據享有免稅的家辦必須向新加坡金管局提交的年度表格顯示,公司現在必須確認其受益所有人、董事、代表和股東從未犯下、被定罪甚至被指控犯有洗錢或恐怖主義融資罪行。
  • 第二,已獲得免稅的家辦需6月底之前提交新資料。據消息人士稱,已獲得免稅的家辦已在5月收到了新表格。
  • 第三,表格亦要求獲得稅收優惠的家辦相關人士必須在新加坡開設私人銀行戶口,辦公室亦必須披露最終受益所有人和相關員工的更多資訊,包括公民身分及出生地。
  • 第四,家辦相關人士必須確認所管理的資產遵守本國的資本管制法規,而且其基金管理公司沒有面臨世界任何當局的監管行動。
8月5日,新加坡金管局發表公告稱,從今年10月1日起,新加坡家辦管理的基金,在申請家辦稅務獎勵時必須附上金管局指定的篩查服務商所提供的背景調查報告。
金管局發布這一舉措,旨在讓服務商通過對稅收激勵申請者、其直系家庭成員和相關實體進行篩查,以確定他們是否可能與洗錢或恐怖主義融資活動或其他嚴重犯罪活動有關聯。
據悉,背景審查報告所需審查的信息如下:基金公司、單一家辦(SFO)、基金公司和單一家辦的實際控制人、股東及董事,實際控制人的直系親屬,SFO的高級管理人員和投資專業人士,對實際控制人財富來源有主要貢獻的個人和公司,如果基金的結構為信托,則需為信托的設立者和受益人。金管局表示,一般而言,這一篩查過程預計需要兩周左右時間完成。
目前,在2024年10月1日前提交的基金公司稅務優惠申請不受影響。可以預見,10月1日後新加坡新的免稅令申請,設立流程中部分環節的時間成本增加,對相關材料要求更加嚴格。隨著新加坡收緊的家辦審查,一些超富家族開始轉向香港設立家辦。

圖片

逃離新加坡
新加坡金管局過去通常不會直接拒絕申請,而是采取“拖字訣”。從今年年初開始,被拒絕的案例越來越多。
一位幫助中國富人設立家辦的人士告訴我們,在過去六個月裏,有多位客戶在向新加坡申請設立家辦遭拒後,轉向在香港設立家辦作為後備。“許多人只是想迅速轉移,而在香港,你可以在幾周內設立家辦。這就是他們要麽轉移到香港,要麽繞過新加坡直接前往香港的主要原因。”
“我們在和超高凈值人士或家族交談的時候,發現他們對於家辦以及私人財富行業的認知更加理性了。”某全球咨詢機構家辦咨詢服務合夥人陳女士對家辦新智點表示,他們發現近期客戶做決策更加成熟了。
早期,新加坡吸引家辦的主要優勢在於:稅收優惠、資產風險管理及身份規劃。新加坡為亞太地區最早推出單一家辦相關投資稅收優惠的國家,風險管理體系健全且完善。其中,擁有新加坡護照的人可以在192個國家免簽證,包括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歐洲大部分發達國家,其教育制度也被評為表現最佳的教育制度之一。
圖片
近幾年,香港為吸引超高凈值富裕人群落戶香港,已經陸續出臺了優惠性的家辦新政以及身份規劃政策。“從稅收優惠上來看,新加坡的優勢已經不那麽明顯了。”陳女士稱。
另外,她還表示,新加坡家辦門檻已經提升,一般申請時間在18個月以上,本地投資種類不夠豐富,且對實質運營的要求提升。
此外,家辦運營成本和管理也是考量因素。在新加坡,家辦每年本地運營開支費用最低為20萬新元,且家辦需滿足中央管理和控制的要求,其實際控制人和管理團隊要長期居住在新加坡。
另從身份規劃來看,陳女士觀察到,通過單一家辦前往新加坡的絕大部分人拿到的是工作簽EP(Employment Pass,就業準證)。
2023年9月,新加坡對工作簽證做了修改,除滿足市場工資標準外,還需要符合COMPASS“打分制”,不僅僅只看個人的工作經歷,還要看其專業配合度,公司運營情況以及公司對新加坡多元文化的貢獻度等。如此一來,從工作簽續簽到過渡到永居,再到更換護照,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
圖片
對比新加坡,目前香港在家辦領域實現了“彎道超車”。目前香港設立單一家辦所需的流程速度快、清晰度高,成為是許多超級富豪的首選家辦之地。
據德勤與FamilyOfficeHK合作發布的市場研究顯示,截至2023年底,香港共有2,700多家單家辦。對比來看,截至2023年底,新加坡約有1,400家單一家辦 (SFO) 獲得了稅收優惠。
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歷史悠久,久經考驗。香港憑借與中國內地的連通性、強大的基礎設施以及豐富的立法和合規經驗促進了穩定,使得香港成為高凈值人士設立家辦的理想之地。目前隨著新加坡對於家辦的監管再度升級,香港在家辦領域的優勢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