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真可謂是國內財富管理公司的“末日之年”。排名全國第三的財富公司海銀財富,暴雷了!
海銀的雷,是從外部引爆的。前段時間,頭部權威財經媒體的證券時報發了篇重磅文章《潛望|海銀財富700億“資金池”調查:傀儡空殼、交叉嵌套、底層空虛》。
裏面內容說的是證券時報記者歷時超過2個月,分赴浙江、上海、山東、湖北等8省市實地調查,起底了海銀財富的運作模式,揭露了詐騙本質,相當於當著所有人的面爆破了海銀財富。
其實去年12月的時候,海銀財富已經“暗爆”過一次。
而現在的“明爆”則意味著,海銀已經徹底無法兌付給客戶資金了。曾經不少暴雷的案例,但最誇張的雷就屬這個了!記者調查發現,海銀的底層資產全都是虛假的,根本沒有實際價值,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騙局,海銀只是在用新客戶的資金來償還老客戶的資金,形成了一個純粹的資金盤。
這個操作有多誇張,簡單來說:總規模超716億,460余只產品,全是假的!
沒錯,你沒看錯!700多億的投資全是假的!
資金用途都是用於放貸,底層資產都是“應收賬款”等債權資產,玩的就是龐氏騙局那一套!
海銀財富這次的爆雷,絕對是對國內資本市場的一次“羞辱”海銀財富這次誇張在哪?他們是從一開始就全是假的。
截至2023年6月末,海銀財富在全國91個城市擁有185個財富管理中心,1700余名理財師服務著4.66萬名活躍客戶。
那海銀是如何玩這套把戲的呢?和所有的坑一樣——“高息誘惑”:海銀的所有產品年化收益在7%-10%之間,半年付息一次,封閉期6-48個月,只要還有人買,這套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就可以玩下去。
根據證券時代記者匯總信息顯示,海銀財富存量理財產品發行時間基本在2022年之後,涉及發行人22家,產品數量共計465只,總規模716.9億元。
而這22家發行人普遍都有著高額註冊資本,絕大部分在1億元以上,有2家甚至達到10億元;但實繳資本僅有一家是1萬元,其余全數為0。
證券時報的調查說得很直接:22家發行人中21家公司是空殼公司。有些甚至連註冊地址都找不到,結果在工商部門查到的是這壓根就是個虛擬註冊地址!
通過這些公司發行465只產品,也全都是違規產品,根本沒有監管和第三方托管。所謂的固收類投資項目全部通過偽金交所備案,涉嫌非法金融和非法集資,絕大多數資金去向不明,更過分的是底層資產幾乎全都是捏造出來的!
像海銀財富這樣的公司,竟然能在全國範圍內一騙就是18年!真的讓人感到匪夷所思、難以置信!
一次次血的教訓,也在不斷突破我們的認識底線。
這幾年,從P2P、信托、理財,再到現在的私募基金,各種暴雷事件,無疑給眾多投資者帶來了沈重的打擊。
很多人或許將自己畢生的血汗錢投入其中,期望實現財富增長,可能是為了更美好的未來,又或者是為子女的教育或父母的養老......
然而,投資的美夢卻變成了一場噩夢。這樣的悲劇背後,或許有著數不清的家庭故事和夢想的破碎。
當前的境況下,業內人士建議大家少做風險投資:
你不理財,財不“離”你
但凡你手上有點現金,你又想著要用現金快速增值,就會有無數的鐮刀向你靠近,變著法子來收割你。
但是,不做投資,現金留在手上必定貶值,去銀行存個定期,這麽低的利息一樣跑不贏通貨膨脹。
更何況,現在很多銀行甚至都停發大額存單了!
如果有部分資金短期和長期都用不上,那麽就可以配置一些固定收益類的保險,比如一些儲蓄險。
這部分資金可以用來規劃自己的養老,或者留給下一代當學費或者婚前財產,只不過,這類產品的投資周期一般較長。
但是,這種產品很多人卻看不上,一是嫌投資周期長,二是覺得收益率並不夠“性感”。卻沒曾想,正因為這種觀念,才會讓自己淪為了被收割的“韭菜”!
但你不如仔細想一想:長期但穩健安全的增值,和鐮刀下血本無歸的“韭菜”,你更願意先哪個?
如何避免理財“踩雷”?
永遠記住,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歸根結底,投資在於人性的對抗,有些人賺到了快錢,就看不起慢錢,有人賺到了慢錢,又想著快錢。
但慢錢往往代表著安全,安全又是投資的第一法則,這點應該多學學巴菲特老爺子。
一堂生動而殘酷的金融課
任何一個國家的金融機構無非就是三種,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老百姓存錢也基本上會選擇這3種方式,而且三大金融機構,從法律的角度講:銀行可以倒閉,股市可能崩盤,唯有保險公司監管保障最強!
當銀行理財不再“保本保收益”,“無風險”利率又不斷下行,安全且有穩定收益的“錢袋子”目前只剩下三種:銀行存款、國債、長期儲蓄型保險。
1.銀行存款。銀行存款很穩定,流動性也比較強,但利率有逐年降低的趨勢。根據《存款保險條例》第五條,在同一家銀行裏本息和50萬元以內的銀行存款都是受到全額保障的。
2.國債。國債有政府信用作背書,安全性非常高。但與銀行存款一樣,國債的收益率也在不斷走低。現在連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都已經是“2”字當頭了。
3.長期儲蓄型保險。這類保險包括年金險和增額壽險,能幫助我們鎖定未來的收益,不用擔心利率下行和市場波動的風險,而且安全性極高。尤其以香港的美元保單受到很大熱捧。
您放在銀行的錢和放在保險公司的錢都是您的錢,不同的是:銀行肥在現在,瘦在未來;保險規劃,贏在未來!讓現在有錢的您,變成未來值錢的您,保險恰能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