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388)首席執行官陳翊庭表示,今年以來,已經有40只新股在香港上市,就新股發行量而言港交所在全球交易所當中排名第三。她更表示,準備來港上市的公司依然絡繹不絕,截至昨日(25日),港交所正在處理106宗上市申請。
港交所首席執行官陳翊庭表示,目前準備來港上市的公司絡繹不絕。
為全球投資者
提供分享中國創新機遇
陳翊庭25日於深圳舉辦的港交所未來科技峰會致辭時指,過去10年間,港交所新股累積融資金額高達2940億美元,特別是2018年以來經過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激發市場活力,新經濟公司貢獻了本港新股市場65%的集資額,其中有65家生物科技公司透過18A上市,不單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也推動整個生物科技融資生態圈的形成,加速了國家生物科技和創新藥研發的發展。
陳翊庭指,在內地不斷深化改革進程中,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當前,內地正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等高科技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有超過4500家AI企業在各自細分賽道深耕,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AI應用亦快速叠代升級。
陳翊庭指,截至去年底,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接近5800億元人民幣,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高踞全球第一位,不少企業已在海外實現布局,多家領先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也已在香港上市。今年首季全球新能源汽車總產量中有30%是來自於已在港上市的汽車企業。她認為,港交所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分享國家企業創新紅利的機遇。
期待內企來港上市申請備案提速
陳翊庭提到,新興和創新行業須在研發階段投入大量資金,產品商業化或業務規模化道路也較漫長,導致這類公司難以達到以往適用於傳統企業的上市要求,所以,港交所推出18C上市規則。“今年6月,我們已迎來第一家18C上市公司晶泰科技(2228),還有更多企業正籌備循18C上市。”她指,非常高興能夠見證和助力特專科技公司通過上市,更好更快地實現發展戰略。過去兩年以來,港交所已看到不少來自於先進硬件及軟件公司、新一代資訊技術公司、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公司根據上市規則中其他上市章節遞交上市申請,或者正在準備來香港上市。
陳翊庭表示,過去一年來,港交所在提升市場效率和流動性方面推行了一些改革:去年11月,啟用全新新股結算平臺FINI,大大優化了新股結算流程;今年6月推出庫存股機制,為上市公司通過股票回購和再出售庫存股管理資本結構,提供了更多靈活度;不久前,建議下調香港證券市場股票最低上落價位咨詢市場,有助市場價格發現及提升流動;公布惡劣天氣下正常開市的安排,從今年9月23日開始實施等。“相信這些改革會進一步提升香港市場的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
“受惠於市場回暖和持續不斷的改革,我們已經看到香港新股市場復蘇的跡象!”陳翊庭又說,相信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申請的備案提速值得期待,港交所目前亦正與滬深交易所就滬深港通納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機制以及人民幣櫃臺納入港股通交易等優化措施進行緊密合作,希望可盡快落實,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擇和便利。
陳翊庭還說,期待更多科技公司能夠用好香港上市制度,在實現融資需求的同時為投資人提供豐厚回報。
互聯互通擴容
助更多科企來港上市
港交所副首席執行官姚嘉仁補充指,科技進步支持推動惡劣天氣下開市的安排,相信隨著互聯互通進一步擴容、上市機制改革,將引入更多不同科技公司來港上市。他指,透過18A香港容許未有盈利收入的生物科技企業來港上市,帶動本港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資中心,相關板塊發展推動了整個生態圈發展,包括創投、研究、科技開發都在港進行。他續指,香港有靈活的再融資市場,可滿足不同成長階段的科技公司融資需求。
姚嘉仁介紹,港股有65家18A公司,首次上市集資時融資達1200億元,再融資則超過800億元水平。他強調,港交所將繼續大力引入不同板塊科技公司來港上市。
深圳官員:
港金融與深科技拍住上
深圳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長時衛幹於峰會表示,香港金融與深圳科技的合作模式已產生很多非常成功的案例,隨著港交所在大灣區加強布局,深交所、港交所及整體資本市場仍有很大合作空間。
時衛幹稱,現在已有一百多家深圳企業在港上市,包括香港首只以新上市規則18C章上市的特專科技公司,同時亦有大量深圳企業利用香港發行境外債。他又表示,深圳去年全社會研發投入1880億元人民幣,占經濟總量的5.81%,當中有90%來自民營企業,反映科技創新正成為深圳發展的第一動力,港交所及深交所可為深圳和大灣區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深創投:
所投機器人企業正申請來港上市
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簡稱“深創投”)副總裁李守宇25日出席港交所未來科技峰會時表示,集團聚焦投資於戰略新興產業和硬科技,不少有份投資的企業,在深圳創業板、上海科創板以及透過特專科技公司第18C章上市機制(18C)在港交所上市。
所投企業逾90%屬高新技術
李守宇談到,集團投資的企業90%以上屬於高新技術範疇,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芯片、集成電路、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他補充說,初創期項目占集團投資比例約70%,其中一間從事機器人研發的企業近期正循18C機制申請來港上市。
他指,中國近年在新質生產力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包括在科技作出巨大投入,亦支持科技相關人才創業。“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發展成為制造業大國,並正向制造業強國發展,中國擁有強大的工程師團隊,能夠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良好基礎。”
李守宇形容,集團對新興產業及新質生產力投資義不容辭,所投資企業亦是港交所、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主力軍。他認為,香港是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紐帶和橋頭堡,支持內地企業走出去。
深創投是以資本為主要聯結紐帶的母子公司為主體的大型投資企業集團,2002年10月正式成立,現管理各類基金規模近400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