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長實集團主席李澤鉅日前公開表示,李氏家族會把在香港成立家辦一事制度化,這背後,其實有一個很值得討論、且關乎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事業能否行穩致遠,卻為大家忽略的關鍵要素。
我們看到,香港特區政府一直努力向外尋求外地的家族企業來港設立家族辦公室,包括到中東等地市場,此舉無可厚非,因為全球各地政府都歡迎家族企業到當地設立家辦。然而,對家族來說,到什麽地方或城市設立家辦,有一定的選擇傾向,不會隨便落戶。
設家辦三大決定因素
第一個最大因素是距離,亦即和財富創造的來源距離遠近。來源的距離愈遠,管理難免愈復雜,愈麻煩,對財富創造以至家辦的運營管理,都可能帶來更多不方便元素。另一方面,創富的第一代往往不太信任外人去打理其家業,是以怎會隨便把家產交給某個遙遠地方的外人去打理?所以,距離是一個很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第二個重要決定性因素,是當地政府的家族辦公室政策。截至目前,香港特區政府推出了多項有利外地家族企業來港設家辦的政策,包括稅務優惠等。
第三個因素,是當地有沒有一個有利家族辦公室運營和發展的生態系統。如果當地除了有投資渠道進行財富管理外,缺乏其他非金融的生態系統,例如優秀的大學(提供人才)、沒有富豪們喜好的藝術品投資市場等各種配套,能夠吸引外地家族企業來當地設立家辦的吸引力顯然會大打折扣。
以上三點是筆者經過研究分析,以及與不少家族辦公室創辦人和管理人接觸了解而得出來的答案。
很明顯,距離最重要,其次為政策,亦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三項因素疊加,無疑成為家族到來設立家辦的首選之地。
家辦對象兩大來源地
對於推動香港家族辦公室事業的發展,特區政府可以繼續努力向外地講好香港家辦事業的故事,鼓勵中東以至俄羅斯的家族企業來港設立家辦。然而,從距離因素考慮,當然有難度。其實,有兩個地方,香港具備納入其家族在港設立家辦的最大潛力和優勢。
一是內地市場。有關內地富豪人群和財富規模近年的急速膨脹,當中可以成為香港發展家辦事業的吸納對象,筆者在過去於本欄已有多篇文章分析,而值得強調的是,內地的距離非常近,加上香港已有供家辦發展的有利政策和良好的生態系統環境,完全有吸引內地家族企業來港設立家辦的條件。
二是本地市場。香港本地有不少家業龐大的老牌家族,坐擁龐大資金,包括長實集團。順筆一提,為什麽新加坡政府一直大力宣傳世界各地家族到當地設立家辦?據筆者的觀察和分析,其中一個因素,是當地的市場不夠大。反觀香港,本地有不少經歷過兩三代的家族企業,發展已非常成熟。這些本地老牌家族其實很多早已進行財富管理。
鞏固基本盤 嵌入式家族辦公室變身
看深一層,家族辦公室的組織有三種形式,除了單家族辦公室、多家族辦公室外,還有一種“嵌入式家族辦公室”(Embedded Family Office),這類家族辦公室沒有正式的組織實體,只是利用家族企業的現有資源來管理家族所需的行政、會計和財富管理職能,可以說是把家族辦公室結構嵌入到核心業務,要求家族企業內的工作人員,比如董事長秘書或會計,既為公司服務,也替這個家族管理家族事務。這種嵌入式家族辦公室十分常見。
筆者估計,這種嵌入式家族辦公室隱藏的數目最為龐大,尤其是香港有成千上萬的家族企業,當中就有不少這類非正式的家族辦公室。
這類非正式的家族辦公室發展到一定地步——當家族的財富規模逐漸擴大、家族的事務日益繁多,顯然不能再要求企業內部人員兼顧兩邊的工作,有需要設立正式的家辦,進行制度化和專業化。在這種發展情況下,就需要有大量的相關人才,以及支持發展的配套措施。因此,筆者建議,特區政府應該在相關發展領域,給予這些家族企業由原來的嵌入式家族辦公室,進行剝離成為正式的家辦作出政策支持。這是香港發展家辦事業非常重要的一角。事實上,這批在香港生於斯、長於斯,也熱愛香港這片土地的家族企業,是香港最值得信賴、也最有選擇傾向在港設立家辦的合作夥伴。
把香港家辦事業的內地及本地這兩個市場的基本盤做好,隨後的發展便會更牢固。從大老遠地方來港設立家辦的家族,其根基不在香港,一旦遇到風吹草動或是受到錯誤引導,可以很輕易地離開。因此,除了花精力吸引海外的家族來港落戶,香港也可多些努力來打好基本盤,建構好本地市場的基礎和實力,可能更為值得。
李澤鉅公開表示,把其家族在港成立家族辦公室一事制度化,無疑是為香港發展家辦事業站臺,值得稱許。筆者相信,立根於香港的老牌家族,把設立家辦一事制度化還會陸續有來。總的來說,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事業,政府應該認真考慮給予本地家族企業設立制度化和專業化的家辦,作出更多的政策關註和配套政策支持。至於香港良好的家辦事業生態系統,包括亞洲第一的藝術品投資市場、優秀的大學提供一流的人才、作為亞洲慈善事業樞紐等助力發展優勢,筆者在前文已有多次提及,有機會另文做深入分析。